近日,《深圳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3)》(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提出建设“数实融合、同生共长、实时交互、秒级响应”的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图)
主持人:赵 鑫
嘉 宾:周向红 (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同济大学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总架构师)
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博导)
詹国辉 (南京财经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深圳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主持人 :深圳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将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周向红 :深圳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将促进虚实地理空间相互毗连,线上与线下日益交融,不仅会重塑商业模式、工作流程,也会使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的边界更加模糊。未来或许还会迎来和虚拟人“混居”的时代,人们逐渐习惯与虚拟人助手一起工作学习生活。
李长安 :深圳作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镇,具备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条件。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深圳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将有利于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这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十分广阔。
詹国辉 :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能够提高城市感知能力,全面对接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绿色环保等不同领域系统,对重大事件和特殊场景需求实时响应,按需调用相关子系统业务能力,从而实现城市治理的协同联动和一网统管,这也是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的目的所在。
底座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应用是目标,科技是支撑
主持人 :《行动计划》从先锋底座、先锋数据、先锋应用、先锋科技4个部分入手,形成了20条具体工作,为何要从这4个部分入手?
詹国辉 :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底座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应用是目标,科技是支撑。其一,先锋底座,就要建设一个一体协同的城市级数字底座,以便于架构出一体化的数字城市。其二,先锋数据,就是要构建不少于十类数据相融合的数据底板,实现数据的有效融合。其三,先锋应用,就是要上线承载超百个场景、超千项指标的多跨协同数字孪生应用,有效应对数据治理风险。其四,先锋科技,就是要打造信创驱动、数字赋能的万亿级核心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高地,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向红 :4个部分既有对面向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呼应,也突出了数据驱动的导向;先锋应用与场景落地联动,先锋科技也为数字城市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引擎。4个部分联动不仅有助于空间、场景、机制有机结合,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李长安 :这4个部分构成了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先锋底座是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很显然,要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必须首先要搭建一个完善坚实的基础和底座。先锋数据是数字孪生先锋城市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在网络空间上构造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虚拟城市”,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城市和信息维度上的数字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局面。先锋应用,就是数字虚拟技术的具体应用,实现从实物到虚拟、再到现实的过程。而先锋科技则是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的支撑。
未来要进一步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
主持人 :您对深圳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还有哪些好建议?
李长安 :客观地讲,现阶段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在数据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比如数据的采集能力参差不齐,底层关键数据无法得到有效感知;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不足;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障;数据的分享与开放机制不完善;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等等。因此,深圳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应不断加强数字孪生标准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积极探索数字孪生产业数据模型共享机制,加强数字孪生产业开放与交流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让需求和技术得以落地。
詹国辉 :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要客观审视症结难题:其一,部门协调难题。多个部门难以协调,数据采集门槛高,数据应用水平和深度不够。其二,建模困难。在大量的网络数据下,数据建模不仅要保证模型的丰富功能,还要考虑模型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其三,技术问题。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涉及5G、物联网技术、数据加载技术、云计算协作技术、模拟技术、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技术成熟度低,平台模型标准化滞后。
周向红 :数据释放价值的前提是流动。因此,深圳未来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塑造数字时代的全新空间形态;强调多规合一,对“规建管用服”提出指导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构建适应数据流动的社会组织、机制和流程,如工作量证明机制、智能合约机制等。
标签: